|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語言選擇:討論語言選擇的思考與現實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莊尚花 LILYSAGITA TJAHJADI 14 years, 11 months ago

語言選擇:討論語言選擇的思考與現實


 

閱讀-張學謙〈從單數到複數的『國語』﹕多元化的台灣國語政策〉

 

張學謙這篇文章主要由語言復振及語言人權的觀點來分析臺灣的國語政策,

語言政策背後的動機與意識形態對於台灣語言多元性發展與透過其政策的制訂產生深遠的影響。

國民政府來台,以單一語言作為國語,並於1956年正式禁止方言的使用,

將語言的統一視為民族團結的口號與表徵,語言的統一成為凝聚國家意識的工具,

同時也是臺灣人民扼殺自身母語的過程,由於廣電媒體、文宣的強力放送及潛移默化,

造成許多臺灣民眾對自身母語的誤解與不認同或是污名化,

國家利用語言的意識型態建立自身主權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使原本無分階級的語言劃分出優劣,進而造成族群上的紛爭。

 

文中提出,臺灣的國語政策應朝向多元性發展,

同時提出他國制訂多種國內語言並列為官方語言的例子,

使原本就應為平等的語言系統於實質上亦成為平等,

其中語言平等法的制定為一種保障語言基本權利的政策方向,當今卻無法順利推行。

另外亦提出現今的母語教育常被視為一種去中國化的象徵,

造成語言基本權利被蒙上一層意識形態色彩,而忽視其中本屬語言使用的正當性與公平性。

 


歐盟的官方語言有23種,等值的成員國的國語為23種不同語言,使各國維護自己的文化和傳統,並且每種語言當官方語言標誌各國統一和各國平等.

雖然官方文件的翻譯需要龐大的經費,但是其公開的文件是讓國民讀每一件不顧他們不會外語.

然而各國具備自己的國語以及機種官方並不代表我們只必說一種語言,正相反-歐盟委員會以推廣歐盟國家多元性來鼓勵年輕人學習機種外語,如此是他們多接觸外國文化並提升自己的事業能力.

反過來,台灣國語而言,是另外種情形-"國語"象徵中國文化,英語熱門學習為了引申西方文化之趨勢,閩南語當台灣"母語"中之一,這些就是台灣的多元性,而且各種語言都具有特色性與價值.

 


090429 華語文語言政策上課筆記

Language Ideology

這篇文章是在講語言的意識形態,就是講語言所包含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指說有特定的一群人對特定的事件有著特定的思想,這樣的概念一開始是由左派所提出,指特別受到政治力量影響、領導之下的觀念與想法,是有特定目的的。馬克思認為說,這樣的意識形態是有特殊的勢力,但我們現在所說的意識形態較之前左派的定義較廣,有時候只是單指一種特殊的想法,但有時候也會較接近馬克思原本的意思,是一種受到政治力左右的特殊思想。

What is linguistic ideology

現在對於意識型態的說法和之前是較不相同的,有一些是較傾向左派,一些則是較為中性的。這篇文章有一些是較為理論的部份,現在舉例來說明:

越南華人社會中的客家人,曾經用參與觀察法來研究客家人的喪禮。

整場喪禮的過程中,運用了幾種語言的轉換。喪禮中先用越南話來開頭說明,但在喪禮開始後要請誰去做什麼事情時則是廣東話,在講那位往生者的事蹟時則是用客家話,最後唸經文時則是用華語。在同一個場合這樣多語言的使用,背後的背景及義涵是可以討論的。

台灣的選舉非常的特殊,以台北市的情況來說,有一些候選人平時是講華語的,但是站上台後,則改用台語或客家語來演說,這清楚的表達了在台灣,平常的時候是一件事,但在特殊的場合又是另外一件事。在台灣,閩南語代表了本土,就算只是一開頭的幾句話也是可以,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客家地區與原住民族地區。有時候對於語言的研究與觀察,使用實地參與法會產生比較好的效果的。

印尼的例子:在革命建國之初,革命領袖聚在一起時,可能可以講荷蘭語、印尼語、爪哇語,平時可能可以講荷蘭語或是爪哇語,但若是在正式場合講爪哇話會比較好。可以看出,印尼語是革命語言(revolution),這個語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和革命相關的語言就此產生,也和意識形態、愛國主義有相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印尼語的人是愛國的,若是不講印尼化的人,會被歸類為不愛國。

Wooland & Schieffelin

菲律賓也有革命的語言,當革命發生的時候,怎麼用語言去打動人是很重要的。乩童所寫的通天文章,也是有人拿來做研究,後來發現就連在宗教的文章中也富涵革命的思想,本土性極高。因此,語言中本來就包含意識型態。另外一種情況是說,有一些意識形態是包含在用這種語言(本土語言)所寫的文獻中。在亞洲的好幾個地方都能看到,民族主義發展的地方和當地語言都有很大的關係。

蔣為文〈從漢字文化圈看語言文字與國家的關係〉

漢字使用的多和少,和意識形態也有相當的關係。舉韓國來說,漢字使用的多或寡都代表著不同的意識型態。文章中有提到脫漢這樣的概念。

林蒔慧〈從捷克境內的德語社群論語言認同問題〉

語言意識形態和語言認同很相似,但卻是分屬不同的概念。可以舉一些反例來說,當談到一些政治問題時,就必須要用台語來講,就是說台語也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而廣東話,在怎樣的情況下是必須使用廣東話來講話呢?比如說像是脫口秀、娛樂等等的節目,這樣的語言是較為生活化,不那麼政治性的語言。日文在亞洲的歷史上,只要曾經被日本佔領過的地方,對日文都會有一些歧視,就像是有一些老人家碰到日本人,即使他會講日語,卻也不見得會使用日語來溝通,這樣的情況,就會牽扯到一些意識形態。語言的使用,很少是中性的,幾乎都帶有政治性的意涵。

這篇文章在台灣來說是較為特別的,是研究捷克內德語的使用情況。

 

剛剛的英文文章,還有一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文章中間的部分有講到研究的方法:Ethnography of Speaking(P.59),可以翻譯成演說的民族誌。這是一種人類學的產品,就是說對一個民族做一個仔細的調查,比如說到一個部落去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並把所有的觀察列出研究,這是人類學的方法,現在應用得很廣泛。若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在課堂上講解民族誌的方法。這是為了要了解人類社會中說話的現象,而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人類的語言選擇都有其意識形態,但要怎樣才能徹底的了解,就必須搬過去和他們住一起,才能有巨細靡遺的了結。

有一個研究是說,海外的移民如何使用漢字?他先找到一位住在海外的移民華人,確定人選後,他就搬到他家住去。這個家庭希望能盡量用英文溝通,已經是兩三代的研究了,研究者希望知道在怎樣的情況下,被觀察者會使用漢字?因此採用這樣的研究方式。

林蒔慧的這篇文章和剛剛的那篇英文文章,都是用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來撰寫。要寫一篇文章時,要先設定是要以怎樣的方式來討論,要以社會語言學的方法,或地理語言學等等其他的方法,再開始介紹研究背景等等。看了這幾篇相關的文章,希望可以參考這樣的方式來寫。舉例來說:Lily若是想要寫某個島上的華語研究,也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若是清梅要做類似的題目也是可以,比如說雖然之前有做過客家人的研究,但還是可以做不同社群的比較,如胡志明市潮州人的語言使用情況。而這些問題都包含了語言意識在內。

後面這兩篇文章香港政府的語文教育政策台灣歷史各時期語言政策之分析比較,和我們是比較相關的,都可以參考。

現在大家可以說一下,有關語言意識型態的想法:

老師:越南的胡志明本人,會講幾種語言?

清梅:英語、台語、漢語……

老師:台灣有人在討論說,越南的胡志明有可能是台灣的客家人?有人研究胡志明的能力,說早期的胡志明和後期的胡志明不是同一個人?有文章可參考。

清梅:胡志明的語言能力很強,有很多人都在研究他的語言,他早期和1976-1980年左右,他被關在廣西四年,在被關的期間有寫日記。寫文章的人有研究過胡志明是客家人嗎?

老師:對!有一本書是胡俊熊所寫的《胡志明生平考》(2008.11.05出版),可以參考http://search.kingstone.com.tw/SearchResult.asp?SE_Type=%A5%FE%C0%5D%B7j%B4M&s_name=%ADJ%A7%D3%A9%FA%A5%CD%A5%AD%A6%D2&c_name=%25E8%2583%25A1%25E5%25BF%2597%25E6%2598%258E%25E7%2594%259F%25E5%25B9%25B3%25E8%2580%2583&c_type=%25E5%2585%25A8%25E9%25A4%25A8%25E6%2590%259C%25E5%25B0%258B&LID=000。書內提到:「越南國父胡志明是台灣人?胡志明是台灣苗栗銅鑼地區客家人胡集璋?

當代歷史的名人領袖,或多或少都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終其一生,很難完全清楚地被透視,其中越南國父胡志明最具代表性。儘管時序邁入第二個千禧年後,傳媒科技高效率時代的來臨,胡志明靜躺在河內巴亭廣場陵寢的水晶棺中已經四十年,其家世的背景、求學的歷程、語言的能力、革命理想的動機、婚姻的實況、國際共黨的經歷、甚至生死之謎的大事等等,仍受世人普遍的質疑,研究胡志明的專家學者都知道生平是略前後矛盾,但越共、中共等共黨高層卻極力包裝掩飾,企圖讓這段史實深鎖暗箱之中,為什麼?

作者因著家中長輩的回憶提及叔父胡集璋就是越南國父胡志明,多年前又兩次親耳聽聞台商友人提及「胡志明是苗栗銅鑼胡家人氏」的說法,加深了作者追根究柢的決心。為了完成了記錄這段家族歷史的心願,作者於是參考許多國外文獻及胡志明的《獄中日記》詩集,將阮愛國、胡志明身分考察過,證實兩人絕非同一人!後來成為越南鬥士和被奉為國父的胡志明,絕非阮愛國,而是來自台灣苗栗銅鑼的客家人胡集璋!由當時文件資料顯示,除可窺見兩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婚姻狀況不同(還被刻意隱藏),語言能力不同,顯然被刻意『移花接木』過,只為能接續阮愛國的鬥士形象。  ……

老師:這個重點是在於說,有人會用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來判斷問題,於是就有一個人研究胡志明之前的漢語不那麼好,怎麼到後來會變得那麼好?尤其是再被關了之後,就變得會寫漢詩?一個革命家會因為被關了之後,就變成會寫漢詩嗎?是否再被關的期間,有被人換過?這是作者所提出的疑問與觀點。但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作者的一個研究想法。該書作者更認為,漢詩的寫法與用字是客家話的寫法。

清梅:當時抓胡志民的廣西人,是客家人,所以在被關的期間,有學習到客語。而且胡志明的語言學習能力很強,所以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習到不同的語言。

 

高夏:如果我想要跟波蘭做一些連結,目前是沒有辦法。有一些教授或是重要人士在被關起來的期間,也是會寫一些自傳或是其他的東西。有一些被俄國人關起來的波蘭人,他們還是用波蘭文來寫東西,表達愛國家的決心與立場。

老師:這就是我想要的題目,波蘭語也是一種革命語言。

高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開始有自己的國家。波蘭的國家性很強,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在自己的家裡使用波蘭文。

老師:聽高夏描寫到現在,波蘭語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政治上歷經許多的變遷,但在波蘭語言的使用上,則是一直很堅定。之後有機會可以合作來寫文章,是一個有意思的議題。波蘭的政權起起落落也是好幾次,那麼,波蘭語言的使用情況為何,是可以討論的。

Lily1965-1998這段期間,政府為了把華人同化變成印尼人,就禁止華語,連招牌與名字都禁止華語。

老師: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來分析。要記住一個觀點:要把語言放在具體的歷史感中來分析,切開時代來看,才能談出問題。對一個時代很熟悉的話,回到那個時代,就可以討論很多不同的題目。印尼在當時,語言就和意識形態掛勾在一起,政府為何要急於拿到華語?因為政府認為華語和共產黨是有關聯的,因此一律禁止,雖然語言和共產黨並步一定結合,但仍可看出語言和意識形態的關連。且印尼政府想要同化當時的華人為印尼人,這也是一種語言和意識形態的關連。

桂蘭:辭書編輯的意識型態分析。

老師:在不同時代的辭書編輯也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語言意識。

高夏:這樣的辭書,也記錄下當時的日文和台灣語言(比如說台語、客語(當時稱廣東話)、原住民語)。另外,是否有用注音符號來標示的字典呢?

老師:楊青矗有一本字典,就是結合注音符號和羅馬字的台語拼音法寫成。可以參http://ssrc.sinica.edu.tw/ssrc/daiwanwe/book2.htm

 

作業討論的部分:

以前曾在香港教過書,因此常拿廣東話和香港話來做分析。在台灣,講母語的門檻比較高,但在香港,講廣東話的門檻則較低。要注意的是,過高的門檻對母語的保存與推廣反而是有害的。

討論語言問題時,將歷史潮流、定位放入討論,比較能客觀且看得清楚。

Lily的期末報告題目:如何在禁止推廣華文30年後的印尼地區建立正規的華語文中心

規範化是大陸用詞,台灣多用正規。可以討論,什麼叫語言的規範?是否有哪些資源可以參考?站在印尼的角度,如何應用這些資源來協助?國家級的政府機構與非國家級的機構各式怎麼去推廣與規範?比如說孔子學院就是一種國家級的機構。日本也有類似的機構專門在推廣語言。每一個國家都有其模式可以參考。


讀駱嘉鵬〈台灣閩南語受到台灣國語影響的音變趨向〉心得

 

在同一時代下的台灣,存在著許多的語言,而目前使用人口最多的是華語和台語,作者以這兩個語言做比較,從聲、韻、調等方面進行探討,並提出為何以台語為母語的人學習華語會有台灣國語出現?而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學習台語時,腔調總是不自然、不道地?

透過比較,整理出其中的差異性,除了是對語言記錄的貢獻,更能讓母語教師在教授母語時能針對這些特點,加以避免或強調,減少學習上的困難。台灣人普遍都是雙語甚至多語的使用者,不同語言間的轉換是生活上的家常便飯,時常需要因應不同場合、不同的人、不同地時間等等,需要做語體的轉變。在高頻率語體的轉換下,語言接觸是必然的現象,而有接觸必然有改變,不論是單方面地影響或是互相影響,這些因為接觸所產生的改變,也漸漸影響到語言內部的結構,也就是說因為語言外在使用環境的改變,使不同的語言間產生接觸,產生「調整」,即音變。

而本文僅針對音韻方面做探討,假以時日若是能將詞彙與語法之間的差異做一整理比較,將能使這兩個語言間的對比與差異更有完整性。 

 

 

 


莊尚花的想法

 

修了這門課以後,談到語言運動以及意識型態,想起印尼政府在1965-1998的對華文的政策,我現在才了解原來這兩個項目(語言運動以及意識型態)關係是非常密切的,而且也會帶來很大的變動。當印尼政府(Soeharto 總統)要控制華語以及中國文化的時候,就發出禁止華語運動,這產生了一種對華語不夠了解的意識型態,可是到了政府改變對華語以及中國文化的政策,又有新的意識型態出現。印尼政府目前爲了趕上全球化的華文世界,在積極地推動華語運動,新總統Bambang Yudoyono 制定從小學到高中要開華語課程,可選修也可必修。所以我覺得印尼現在在走進這兩個語言運動以及意識型態改變的階段。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